近日,武汉某高校80后博导余教授的理财故事引发广泛关注。这位高校学者从2020年起,每年强制自己定投100克黄金,五年间最高收益接近四倍,其投资逻辑与市场洞察为普通人提供了独特的财富管理启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谈及投资黄金的动机,这位博导表示,日常工作十分繁忙,根本无暇深入研究股票和房产市场。而且,他希望通过一种方式实现强制储蓄,避免冲动消费。同时,他十分认可黄金的避险属性,在当前地缘冲突不断、美联储降息的大环境下,黄金成为他心中理想的投资选择。
在具体操作上,他选择了一种简便且规律的方式。每年,他会利用年终奖通过手机银行购买银行投资金条,每次购买100克。这种定投的方式,既不会给他带来太大的资金压力,又能持续积累黄金资产。
面对投资收益,这位博导有着平和且理性的心态。他更看重长期平均收益,即便部分持仓仅增值60%,他也并不在意。他计划持续进行这种定投,直至出现金价拐点。在他看来,黄金投资是一场长期的“马拉松”,需要耐心和坚持。
余教授的黄金定投故事,是个人理财与时代脉搏共振的缩影。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当下,黄金作为“最后的货币”,既是对抗通胀的盾牌,亦是守护财富的锚点。然而,正如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所言:“黄金的保值功能需基于理性配置。”对于普通人而言,定投黄金或许是一场与时间的对话,而对话的真谛,在于平衡贪婪与恐惧、机遇与风险。
本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本文链接:https://www.trustany.com/article/12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