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易网,更全更新的互联网资讯分享!

今冬是否为"超级冷冬"?冷暖冬判定标准与气候预测全解析

时间:2025-10-23 09:05人气:编辑:西西来源:互联网

2025年10月22日,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章大全针对"今冬是否为超级冷冬"的热议,明确表示冷冬或暖冬是事后认定概念,而非预测结论。结合当前气候数据,气象部门综合研判:今年冬季(2025年12月-2026年2月)我国气温接近常年同期至偏暖为主,但冷暖波动剧烈,需警惕阶段性极端天气。  

DM_20251023091015_001.webp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一、冷冬/暖冬的官方判定标准  

1. 定义依据  

   根据国家标准《冷冬等级》(GB/T33675-2017)和《暖冬等级》(GB/T21983-2020),需满足以下条件:  

   - 全国范围内超过一半气象观测台站的冬季平均气温达到冷冬/暖冬标准。  

   - 例如,冷冬需满足冬季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5℃以上,且至少50%区域出现极端低温事件。  

2. 历史案例  

   -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共出现6次冷冬,均在2012年之前(如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 近年拉尼娜背景下,暖冬频现(如2020-2021年冬季为1961年以来第三暖冬)。  

二、今冬气候预测:拉尼娜与全球变暖的博弈  

1. 拉尼娜的影响  

   - 现状: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低,预计10月底进入拉尼娜状态,概率达71%。  

   - 历史关联: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低概率较高(1950年以来17次拉尼娜中17次冬季偏冷)。  

   - 今冬特点:可能呈现"前暖后冷"震荡特征,12月气温偏高1-2℃,1-2月冷空气活跃,北方和西南地区或出现强寒潮。  

2. 全球变暖的抵消效应  

   - 北极海冰面积达有记录以来第二低(342万平方公里),导致极地涡旋不稳定,冷空气可能南下,但全球变暖整体抬升基础温度,削弱拉尼娜降温效果。  

   -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冬全国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略偏高,暖冬概率大于冷冬。  

三、气象局预警:需防范的极端风险  

1. 阶段性低温雨雪  

   - 北方(华北、东北)、西南及华中地区可能出现强寒潮,局部降温幅度超14℃,需防范暴雪和冻雨。  

   - 长江中下游或重现类似2008年冻雨灾害,影响交通与电力设施。  

2. 区域差异与应对建议  

   - 北方:警惕11月中下旬突然降温,需提前加固供暖设施。  

   - 南方:关注湿冷天气对农业和公共卫生的影响,茶园、冬小麦需防冻。  

   - 全国:冷暖波动剧烈,公众需关注短期预报,避免因整体偏暖忽视局部极端天气。  

四、专家呼吁:从"预测冷暖"到"精准防范"  

章大全强调:"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冬季冷暖波动加剧,但冷冬概率并未显著上升。"建议:  

1. 农业:调整冬小麦播种深度,防范冻害。  

2. 能源:优化燃料储备,应对可能的供暖需求波动。  

3. 公众:关注气象预警,采用"洋葱式"分层穿衣法应对温差。  

【结语】  

今冬气候的复杂性,恰如气象局所言:"冷暖不再是单一答案,而是气候系统的多因子博弈。"当拉尼娜的"冷"与全球变暖的"暖"在太平洋上空碰撞,我国冬季的冷暖边界愈发模糊。唯有以科学认知为盾,以精准防范为矛,方能在气候剧变中筑牢安全防线。

以上内容包含AI创作

本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本文链接:https://www.trustany.com/post/13130.html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百家号

博易网网站简介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博易网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博易网 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文章和数据均来自互联网,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备案号:沪ICP备2022023686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