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易网,更全更新的互联网资讯分享!

女子踩化骨水去世 事发地为征迁区域

时间:2025-09-16 12:43人气:编辑:西西来源:互联网

9月14日,杭州余杭区闲林街道发生一起触目惊心的悲剧:52岁女子涂某某在拆迁空地散步时,不慎踩破装有氢氟酸(俗称“化骨水”)的废弃塑料壶,因急性中毒抢救无效离世。事发后,警方介入调查,生态环境部门对现场进行无害化处理,街道承诺“兜底善后”。这起事件再次将危险化学品管理漏洞与拆迁区域安全监管问题推向公众视野。

DM_20250916132723_001.webp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致命邂逅:散步途中遭遇“隐形杀手”
据涂某某家属及街道办事处通报,9月9日上午9时许,涂某某如常前往家附近的闲林中路拆迁空地散步。该区域原为征收地块,因长期未动工,成为周边居民遛弯场所。涂某某行至空地时,踩中一个老化破损的塑料壶,壶内氢氟酸瞬间溅满双腿。家属称,涂某某当场无法行走,被紧急送医后,因病情危重辗转三家医院,最终在浙大二院滨江院区接受抢救。从中毒到心脏衰竭,仅6小时;经五天全力救治,仍因多器官衰竭于9月14日凌晨离世。

“她只是去散个步,谁能想到会踩到‘化骨水’?”涂某某女儿在社交媒体发文痛悼,并详述母亲抢救细节。其描述与街道通报一致:氢氟酸接触面积达5个手掌大小,毒性迅速渗透至骨骼,即便使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也未能挽回生命。

现场隐忧:拆迁空地暗藏剧毒,排查再挖两壶
事发后,警方与生态环境部门迅速介入。令人震惊的是,在后续排查中,工作人员又在同一区域挖出两壶氢氟酸。知情者透露,该拆迁空地长期缺乏封闭管理,居民常在此种菜、散步,却无人知晓地下埋藏致命危险。

“氢氟酸作为8级危险化学物,获取需严格审批,为何会出现在公共区域?”家属质疑。对此,街道办回应称,事发地为征迁区块,正配合警方追查氢氟酸来源。目前,涉事区域已设置警示标志,并完成全面清理。

监管之问:危险废弃物为何“流落街头”?
氢氟酸的危险性不容小觑。专家指出,其腐蚀性远超硫酸,可溶解金属与骨骼,皮肤接触即造成不可逆损伤。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此类废弃物必须交由资质单位处置。然而,现实中非法倾倒、管理疏漏等问题屡见不鲜。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类似事件频发:2017年山东济南男子清理垃圾时被氢氟酸腐蚀腿部;2018年浙江环卫工清扫街道时灼伤手指。此次涂某某事件,更暴露出拆迁区域安全管理盲区——征收后长期闲置的土地,若缺乏常态化巡查与风险排查,极易成为危险废弃物“藏匿地”。

“这不仅是单一事故,而是系统性问题的缩影。”环保领域律师表示,现行法规对危废处置虽有规范,但执行中常因监管交叉、责任模糊而失效,亟待强化源头追溯与网格化巡查。

善后与反思:如何避免下一个“涂某某”?
余杭区政府对此事件表态积极:承诺“兜底”善后,并推进全区拆迁区域安全隐患排查。然而,公众更关注如何杜绝悲剧重演。

专家建议:一、 拆迁区域应实施封闭管理,设置明显警示标识,并纳入常态化危化品风险排查;二、 完善危废全生命周期监管,严惩非法倾倒,利用信息化手段追踪流向;三、 提升基层医疗应急能力,普及氢氟酸急救知识(如立即清水冲洗30分钟、使用六氟灵等中和剂)。

涂某某的离去,留下的是对公共安全的深刻警示。正如家属所言:“希望母亲的悲剧,能唤醒更多人对危险化学品的警惕,更推动相关部门堵住监管漏洞。”当拆迁空地不再成为“隐形雷区”,当危化品管理形成闭环,才能避免下一个无辜生命为监管缺失买单。

以上内容包含AI创作

本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本文链接:https://trustany.com/post/10438.html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百家号

博易网网站简介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博易网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博易网 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文章和数据均来自互联网,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备案号:沪ICP备2022023686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