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进军大众市场后,大疆却遭遇了”降价”危机。国庆假期刚过,大疆多个系列产品就掀起了一轮惊爆价潮:运动相机Action4最高直降1129元,无人机mini4pro降价1478元;被誉为”电子茅台”的云台相机Osmo Pocket3标准版降价700元,全能套装价格更是下调900元。这一波卡在节后的降价操作,因降价幅度惊人而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加之线上线下售后保障不统一,迅速引爆舆论,#大疆降价#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紧接着,影石CEO刘靖康强势”蹭热点”,暗示大疆降价可能受影石产品影响。虽然大疆随后回应称降价是双十一常规营销策略,并给线下用户赠送周边补偿,但这场舆论风波仍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冲击。在这场舆论漩涡中,Pocket3的降价尤其引人关注——作为大疆最火爆的产品之一,过去一年线上渠道频频断货,上半年甚至需加价百元才能抢到,其热度一度超越大疆传统优势的无人机业务。正是以Pocket3为代表的产品线,帮助大疆成功开拓大众市场,尤其是女性市场,从而实现营收的爆发式增长。公开财报显示,2024年大疆全年营收突破800亿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高达120.56亿元。从”直男产品”到全民出片神器,大疆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变?营收超800亿后,大疆的下一步战略方向又是什么?
从专业硬核到全民出片的蜕变
在瞄准女性市场之前,大疆始终是一个典型的”技术驱动、专业导向”品牌,主力产品线聚焦消费级无人机。其营销策略采用”自上而下”模式,通过服务顶尖专业用户建立品牌信誉,再辐射更广泛的摄影人群。这种策略虽然奠定了大疆卓越的品牌影响力,但也将市场局限在相对窄众的群体。以Pocket3为代表的系列产品,则成为大疆主动打破天花板、进军大众市场的转折点——通过轻量化设计、创新营销话语体系等手段,大疆成功吸引了包括女性在内的海量新消费群体。
在深入探讨大疆的扩圈策略前,需要引入一个关键概念:人群思维。无论产品还是内容,都必须精准服务于目标人群。大疆在这两个维度上都踩中了关键点:一是将自己打造为超轻vlog神器、美颜利器;二是深耕社交媒体营销,尤其将小红书作为UGC种草的核心阵地。一方面,在Vlog、Live图热潮下,越来越多女性渴望用影像设备记录生活,Pocket3恰好满足了她们”一键出片”的轻专业需求。为此,Pocket3进行了大量轻量化设计,大幅降低使用门槛。比如”一推即开拍”的便捷设计、内置美颜功能等,用户无需复杂参数调整就能拍出满意作品。另一方面,从场景维度看,社交平台上大疆产品高频出现的场景多为旅行、探店、生活vlog及演唱会等,这些场景正是女性需求旺盛且极易”出片”的类型。去年9月微信朋友圈上线Live图功能时,大疆敏锐捕捉到这一风口,将Live图做得更具记忆点:在美颜加持的Live图上叠加品牌名称。这种在最火爆传播形式中植入产品名的做法,配合多个吸引人特性,让用户迅速记住这款产品。有趣的是,时至今日互联网仍流传着”带logo的画面更好看”的说法,反而让大疆logo成为时尚元素而非视觉干扰。借助Live图的流量红利,大疆成功实现高曝光、高互动,完成品牌出圈。
在小红书生态中,大疆同样构建了完善的UGC种草体系。作为七成女性用户聚集地的小红书,已成为亿级话题发酵地。核心话题#大疆Pocket3#拥有18.3亿次浏览、超1400万讨论量。在这个话题下,用户分享Vlog、使用体验、美图及参数设置,通过真实生动的UGC内容持续种草消费者。大疆也积极鼓励用户创作UGC,以场景化主题为核心反复触达用户需求。例如春季推出的”春日定格计划”,结合踏青、赏花、露营等活动场景,鼓励用户用Pocket3记录春日美好瞬间,将用户热情转化为品牌助力。专注于”女性生意”的大疆显然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款2023年10月上市的手持相机,今年上半年仍频繁断货,双十一前价格也保持稳定。Pocket3甚至改变了大疆的受众性别结构。据刀法研究所数据,过去一年微博、小红书关注大疆Pocket3的用户中,女性占比超过70%。
全域种草,多渠道布局
如果说小红书是大疆UGC内容的主阵地,那么配合大众化营销策略,大疆在抖音、B站等内容平台也构建了精密布局。首先,大疆在抖音搭建了完整的品牌矩阵账号体系。目前已有超过40个矩阵账号,如@DJI大疆官方旗舰店、@DJI大疆创新 等。这些账号从内容到产品线都进行了精细化布局,通过细分矩阵覆盖不同用户群体和场景。例如官方主账号负责发布品牌动态、新品首发等内容积累声量;教学科普类账号专注飞行安全、拍摄技巧等降低新手门槛;创意内容类账号则发布大量用户航拍作品激发创作欲望。通过自播,大疆成功收割前端种草积累的流量。最近30天内,大疆产品销量达50万~75万,平均成交价1600元,在3C数码榜单位列TOP4,跻身手机厂商行列。其中品牌自营号GMV占比超84%。虽然也参与过东方甄选等直播间,但销售额贡献并不突出。
另一方面,大疆在抖音极度依赖红人种草。从销售结构看,88%销售额来自直播,商品卡贡献约10%,视频不足1%。但曝光量方面,种草视频贡献占比达98%。主要形式是红人高质量唯美Vlog视频配合标志性水印,通过”美到直接当壁纸”的内容激发用户渴望。在B站,大疆运营的@DJI大疆创新 账号粉丝量已超135万,主页多支视频播放量破百万。内容策略分为两块:一是产品介绍吸引硬核玩家;二是创意教学类内容,如”三千米高空吃洋葱跳伞”、无人机喂猫等,契合B站调性。大疆在B站主要通过与影视飓风等3C数码类UP主合作,通过极致参数和视觉体验触达用户。
智能影像领域的”攻防战”
营收突破800亿后,大疆并未放松警惕。回到降价争议事件,无论是为了”清库存”还是”防对手”,大疆面临的压力确实不小。大厂间的商战往往直来直去。在大疆降价事件登上热搜后,影石CEO刘靖康迅速发文”致歉”,为10月2日至8日购买大疆用户赠送影石代金券,光明正大地蹭热点营销。作为智能影像领域的”巨头”,同行降价是常见的”应战”手段。由于核心业务高度重合,大疆与影石正在互相侵入对方腹地。今年7月底,大疆发布首代全景相机Osmo360,试图抢夺影石全景相机市场份额。当日,影石X5便宣布降价500元,随后刘靖康还专门发博回应”大疆镜头起雾”传闻,安抚消费者。同样在上个月,影石进军全景无人机赛道推出”影翎Antigravity”,直接攻入大疆无人机优势领域。当日刘靖康撒钱庆贺的视频又冲上热搜。
从财报数据看,2024年影石营收55.7亿、净利润9.9亿,远逊于大疆的800亿。差距可能源于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尚小——2023年约50.3亿元,预计2027年才达78.5亿元。但在全景相机领域,影石地位稳固,2024年市场占有率高达81.7%。在手持智能影像设备领域,影石份额从2023年的28.4%增至35.6%,而大疆市占率下滑至13.2%。今年6月影石在上交所上市,总市值超1200亿元;海外市场表现同样亮眼。由于无人机业务占比过高,大疆还在正面交锋美国国防部。除了影石、Go Pro等直接竞争对手,更多头部厂商也在跨界布局。今年8月,智能清洁品牌追觅科技官宣拓展无人机业务,项目还引入大疆、美团等多方资源,采用电商模式通过”贴牌”方式抢占市场。
为维持竞争优势,大疆一方面持续推出新品,另一方面积极跨界。9月发布的可穿戴相机Osmo Nano对标影石GO Ultra;8月首款扫地机器人ROMO则打入家庭智能清洁市场。不久前大疆还官宣10月22日新品发布会,据传将推出Pocket4,有望成为新一代”爆款产品”。
在这场”攻防战”中,大疆仍保持显著优势:一是无人机领域的垄断地位难以撼动;二是手持智能影像领域成熟的UGC种草生态,既能持续种草潜在用户,也能在品牌遭遇危机时提供缓冲。卡思认为,只要保住良好口碑,继续强化体验和场景化传播,在女性与轻消费人群市场,大疆仍拥有巨大增长空间。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本文链接:https://www.trustany.com/post/12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