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净网行动的持续深入,一种名为“跑马机”的作弊设备近日被警方曝光。这种利用汽车脉冲信号原理并结合AI技术的作弊工具,已形成横跨生产、销售、使用的黑色产业链,严重扰乱驾培行业秩序,威胁公共安全。记者调查发现,多地驾校通过“跑马机”伪造学员学时记录,学员无需实际培训即可“速成拿证”,警方已展开雷霆打击,斩断这一危害社会的黑产链条。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黑产链条浮出水面:驾校、代理商、技术开发者勾结作案
“跑马机”是一种专门针对驾培计时系统的作弊设备,其核心功能是通过侵入并篡改系统数据,模拟学员练车轨迹和动态人像,伪造学时记录。记者了解到,这一黑色产业链分工明确:上游技术开发者利用AI编写程序,生产“跑马机”设备;中游黑代理商负责销售,形成遍布全国的地下网络;下游驾校为降低运营成本,以“快速拿证”吸引学员,甚至提供“代打卡”服务,将作弊规模化、机构化。
利益驱动下,部分驾校与不法分子深度勾结。重庆警方调查发现,某驾校通过“跑马机”伪造学时,吸引大量学员报名,仅一个团伙便涉案金额超千万元。此外,上游开发者甚至根据下游需求“定制”黑产软件,使作弊手段不断升级。
AI技术成黑产“帮凶”:动态人像模拟突破监管防线
值得注意的是,AI技术成为“跑马机”的关键一环。传统作弊手段易被摄像头识别,而新型“跑马机”通过AI生成学员动态视频,模拟真实练车场景,绕过人脸识别系统。重庆万州警方破获的案件显示,犯罪嫌疑人王某自学AI技术,编写程序代码,制作具有“多开”“群控”功能的黑产软件,批量伪造学时数据,甚至为赌博、网络水军等犯罪团伙提供技术支持。
警方雷霆出击:摧毁黑产网络,严惩违法行为
针对“跑马机”黑产,多地警方展开专项行动。重庆公安部门近期打掉违法犯罪团伙2个,抓获嫌疑人70名,查扣设备384台,查处涉案驾校34家;杭州警方摧毁利用“跑马机”干扰驾考秩序的犯罪网络,行政拘留多名涉事教练;广东、江苏等地亦破获多起相关案件,斩断技术源头与销售链条。
法律专家指出,涉案人员已触犯《刑法》中“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及“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最高可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宁波某案中,销售“跑马机”的驾校教练黄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
公共安全警钟敲响:作弊“捷径”埋下致命隐患
“跑马机”黑产的危害远超经济层面。未经充分培训的学员直接上路,成为潜在“马路杀手”,严重威胁公共安全。数据显示,使用“跑马机”伪造学时的学员中,部分人考试合格后驾驶技能仍不达标,事故风险显著增加。
交通运输部门提醒,正规驾培需通过系统监管的实车训练,学员应拒绝所谓“速成”承诺,选择资质齐全的驾校。警方呼吁公众积极举报作弊行为,共同维护驾培行业秩序与交通安全。
当AI技术被用于伪造学时、当驾校沦为黑产帮凶,“跑马机”黑产折射出技术滥用与利益扭曲的阴影。净网行动的成功打击,不仅是对违法者的严惩,更是对社会安全网的加固。技术本应赋能进步,而非成为危害公共安全的工具。斩断黑产链条,守护驾驶培训的真实性,是对每个交通参与者的生命负责。
以上内容包含AI创作
本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本文链接:https://trustany.com/post/11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