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费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职工社保,一种灵活就业社保。
职工社保是通过入职公司缴纳,灵活就业社保是很多自由职业者和打工人空窗期的最佳选择,那具体灵活就业交社保交哪个档次合适?与职工社保又有何不同?
01灵活就业交社保交哪个档次合适?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费率一般为20%(8%计入个人账户),可选择社会平均工资的60%、100%、300%等各种档位作为缴费基数:
·缴费金额=社会平均工资×档位×20%
·计入个人账户=社会平均工资×档位×8%
按哪个档位(基数)缴费最划算?
请看以下对比:
参保人的缴费年限、缴费档位,都会影响退休养老金。
假设:
平均工资是6500元,按最低档60%缴纳,那么缴费基数就是3900,缴费比例20%,每个月缴纳的费用就是780元,1年合计9360元。
按照60%的档次,交够15年养老保险后退休了,能领到的养老金每个月是1000元左右;如果交了30年,能领取的养老金在2100元左右。
如果交的是100%的档位,那么我们每个月缴纳社保的费用大约是1300元,交15年退休,每月能领到1400多元;如果交30年就可以领到2900元左右。
大家应该发现了,提高缴费基数,每个月是多交520元,退休之后,每个月能多领取300元。同样的档次,多交15年就可以多领1000元。
相对而言,增加缴费年限,比提高缴费档位,预期回报率高一点。
所以,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如果资金有限,可以降低缴费档位,延长缴费年限。这样算出来的养老金更高,而且等退休之后,逐年增长养老金的时候,缴费年限更长,养老金增长也更快。
但最低档只能保证退休后的基本生存问题,如果想要品质更好的退休生活,需要在延长缴费年限的基础上,再尽量交100%以上的档位,以后的养老金才可以领取更多。
02与职工社保有何不同?
经常会有谣传,收费可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转为职工社保。
千万别信!
灵活就业人员与企业职工参加的都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存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和“职工社保”的说法,更不存在两者互转的问题。即便参加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不存在收费跨制度转移的情况。
那么,以个人身份缴费参保与有单位的人参保有什么不一样?是不是真的不如单位参保划算呢?
当然不是!
待遇计发方式相同——
灵活就业人员以个人身份自愿参保,缴费由个人承担。虽然缴费比例、缴费基数确定办法与单位职工不同,但是灵活就业人员和单位职工的养老待遇计发方式相同。也就是说,在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等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的待遇与单位职工是一样的,待遇水平并不会打折扣!
按照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灵活就业人员选择的缴费基数越高、缴的年限越久,退休后每月领到的养老金也会相对越多。
转移接续方便——
有朋友问,现在灵活就业,以后又去企事业单位工作怎么办?或目前在企事业单位工作,以后想灵活就业,养老保险会中断吗?
别担心!您的养老保险待遇关系可以“无缝衔接”。
之前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提出申请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存储额并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之前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在省内流动就业的,无需转移养老保险关系;跨省流动就业的,在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前,可按国家规定向新参保地提出申请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之前有单位,后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若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在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提出申请办理。
本站通过AI自动登载部分优质内容,本文来自于头条号作者:人人保缴社保,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本文链接:https://www.trustany.com/life/4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