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易网,更全更新的互联网资讯分享!

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集体发文讨论预制菜话题

时间:2025-09-15 08:15人气:编辑:西西来源:互联网

近日,关于预制菜的话题受到关注,引发热议。13日、14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接连发文讨论关于近日由罗永浩和西贝引起的预制菜话题。消费者对预制菜的知情权等问题比较重视。

DM_20250915082031_001.webp

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侵删

关于预制菜行业争议的核心问题及治理方向已明确,以下是综合梳理的信息:

一、事件背景:罗永浩与西贝的争议

1. 争议焦点  

   - 罗永浩质疑西贝高价使用预制菜却未明示,指控其"微波炉厨房"冒充现炒,引发消费者对餐饮行业隐瞒预制菜使用的不满。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回应称"应对方式有错",承诺未来"打明牌",并向胖东来学习透明化经营模式。

2. 行业连锁反应  

   - 西贝全国门店暂停后厨参观,下架"罗永浩套餐",并加强预制菜使用管控。  

   -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信任危机进一步暴露,舆论呼吁明确行业标准与知情权保障。

二、官方媒体的核心观点

1. 消费者知情权是核心诉求  

   - 新华社指出:"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强调消费者对预制菜使用情况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应被保障。  

   - 人民日报在《人民微评》中提出,争议本质是"信息不对称",需通过透明化建立信任纽带。

2. 政策与标准的迫切性  

   - 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已明确预制菜定义:"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的预包装菜肴",并排除主食类食品(如盒饭、汉堡)及中央厨房产品。  

   - 媒体呼吁加快制定国家标准,规范生产流程、标签标识及冷链物流,以解决当前行业混乱问题。

3. 行业规范方向  

   - 标准化:统一预制菜术语、分类及质量标准,严控原料采购、加工工艺和贮运环节。  

   - 透明化:餐饮企业需在菜单显眼位置标注预制菜使用情况,通过官网、App等渠道提供查询。  

   - 创新化:鼓励企业提升保鲜、低脂等技术,开发健康化、场景化产品(如露营烧烤套装)。

三、预制菜的行业挑战与解决方案

1. 现存问题  

   - 食品安全隐患:部分小规模企业卫生条件差,存在使用劣质原料(如槽头肉冒充五花肉)和添加剂滥用问题。  

   - 虚假宣传:商家以"现炒"名义销售预制菜,却按现炒价格收费,侵害消费者权益。  

   - 标准混乱:地方定义差异大(如广东将传统粤菜工艺纳入预制菜,湖南要求强制明示),导致执行困难。

2. 治理建议  

   - 监管强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生产许可管理与监督检查,对违规企业最高罚款10万元。  

   - 技术升级:推广液氮速冻、智能分拣等技术,减少营养流失,提升口味复原度。  

   - 消费者维权:鼓励留存证据积极维权,对查实侵权企业责令整改并公开道歉。

四、未来展望

1. 市场规模与潜力  

   - 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1.07万亿元,但需通过规范化避免"劣质菜"标签透支消费者信任。  

   - 福建、山东等地已推动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2. 行业转型方向  

   - 半预制模式:提供预处理食材+调味包,兼顾便捷性与烹饪体验。  

   - 场景化创新:开发适配家庭聚餐、露营等场景的预制菜,满足多元化需求。

总结

官方媒体的集体发声标志着预制菜行业进入规范化关键期。消费者对"知情权"的诉求、企业对"透明化"的转型、政策对"标准化"的推进,三者共同构成行业发展的核心逻辑。未来,唯有通过技术升级、监管强化与信任重建,预制菜才能从"争议焦点"转变为"饮食新刚需"。

以上内容包含AI创作

本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本文链接:https://trustany.com/post/10313.html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百家号

博易网网站简介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博易网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博易网 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文章和数据均来自互联网,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备案号:沪ICP备2022023686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