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超强台风“桦加沙”步步逼近广东,一场特殊的“抢购潮”席卷深圳、东莞等地商超。今日记者走访发现,超市货架上的青菜、肉类、米面粮油等物资被一扫而空,唯独辣椒成堆滞留,形成鲜明反差。这场由台风预警引发的物资储备行动,不仅折射出广东人应对灾害的应急智慧,更意外成为岭南饮食文化的一次生动“压力测试”,辣椒的“孤岛现象”背后,是广东人对清淡本味的执着坚守。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抢购现场:商超货架“秒空”,辣椒成“最倔强存在”
今日上午,记者在深圳福田区某大型超市看到,蔬菜区、生鲜区货架已空空如也,方便面、矿泉水等应急物资亦被抢购一空。然而,在一片空荡中,辣椒货架却“纹丝未动”——小米椒、二荆条、朝天椒等各色辣椒整齐堆叠,与周边光秃秃的货架形成强烈视觉对比。工作人员无奈表示:“从早上7点开门,绿叶菜半小时就抢光了,辣椒却无人问津,这很‘广东’!”
社交媒体上,#广东人买空超市但留下辣椒#话题迅速冲上热搜。网友调侃:“台风可以吹走屋顶,但吹不灭广东人对‘热气’的敬畏!”“青菜没了、肉没了,连泡面都没了,只剩辣椒在货架‘倔强’。”一位市民拍摄的空货架照片下,辣椒堆成了评论区热议的焦点。
文化解码:气候与饮食哲学造就“辣椒孤岛”
辣椒的“幸存”并非偶然,而是岭南饮食文化的直观投射。广东省中医院营养科专家指出,广东地处亚热带,气候湿热,居民体质多湿热,中医认为辣椒性热,易引发“上火”,与广东人追求“清热、祛湿、清淡”的饮食理念相悖。粤菜讲究“清、鲜、嫩、滑”,食材本味至上,辣椒更多作为点缀而非主料。明代《粤东笔记》记载:“粤人食不嗜辛,惟求本味之真。”这一传统延续至今,形成了“宁可无辣,不可无汤”的独特饮食风貌。
台风前的抢购潮中,广东人展现出精准的物资选择:优先储备耐储的土豆、萝卜、罐头,以及易腐坏的绿叶菜,而对辣椒“避而远之”。市民李女士坦言:“囤菜要放三天以上,辣椒吃多上火,广东人宁愿无辣,不能‘热气’。”
台风预警下的应急响应:政府多措并举保供应
据气象部门预测,台风“桦加沙”强度堪比“天鸽”、影响范围如“山竹”,预计明日登陆广东中西部沿海,带来狂风暴雨。广东已启动防风Ⅰ级应急响应,深圳、东莞、珠海等十余城实施“五停”措施(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
面对抢购潮,政府部门迅速行动。深圳市商务局回应称,已协调重点保供企业加大备货,目前米面油、饮用水等民生商品库存充足,呼吁市民理性采购。记者走访发现,多家超市正加速补货,盒马鲜生等平台数据显示,蔬菜补货量较日常提升3倍,配送订单激增240%。东莞某超市经理表示:“虽然货架短暂清空,但供应链稳定,市民无需过度囤货。”
专家提醒:理性储备,安全防风
气象专家提醒,台风期间居民应尽量留在家中,避免外出。应急部门建议储备至少3天应急物资,包括饮用水、非易腐食品、药品等。同时,需检查房屋防风措施,加固门窗,清理阳台杂物。
台风“桦加沙”带来的不仅是物资抢购潮,更是一场全民防灾意识的检验。当辣椒成为货架上的“倔强符号”,它提醒我们:在自然灾害面前,既要科学备灾,也要坚守属于自己的文化基因。愿广东平安度过风灾,待风雨过后,烟火气与清淡本味依旧。
以上内容包含AI创作
本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本文链接:https://trustany.com/post/11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