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易网,更全更新的互联网资讯分享!

渔民捕获西游记里的“通天河神兽”引热议 韩江再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时间:2025-09-21 15:47人气:编辑:西西来源:互联网

近日,广东潮州渔民在韩江水域意外捕获一只形似《西游记》中“通天河神兽”的巨型生物,经专家鉴定确认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鼋(yuán)。这一事件不仅引发公众对“神话照进现实”的热议,更凸显了濒危物种保护与生态环境改善的积极信号。目前,该鼋已被安全放归自然保护区,相关部门正加强监测与保护力度。

DM_20250921154813_001.webp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渔民偶遇“神兽”:误捕“大甲鱼”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9月16日晚,潮州市渔民王某在韩江市区段收网时,发现渔网中缠着一只体型硕大、形似“大甲鱼”的生物。其背甲呈现暗青色,布满独特纹路,短粗脖颈与圆钝头部与普通甲鱼差异明显。王某回忆:“一开始以为是罕见甲鱼,但越看越觉得像《西游记》里驮唐僧过河的老鼋。”他随即联系当地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并将生物暂养于水桶中。

经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科学院及南海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专家现场鉴定,确认该生物为鼋,体重达11.8市斤,体长45厘米,宽35厘米,健康状况良好。专家指出,其背甲纹路与明代《九江府志》记载的“神龟”高度相似,更与《西游记》原著中“龟背九宫八卦,龟头龙相”的通天河老鼋如出一辙。

“水中大熊猫”现身:古老物种揭示生态密码
鼋,作为淡水龟鳖类中体型最大的物种,被誉为“水中大熊猫”。这一古老生物已在地球生存1.75亿年,以甲壳类、软体动物及鱼类为食,对水质要求极高。其种群数量远低于大熊猫,1989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仅分布于长江、珠江及韩江等少数水域。

此次发现地韩江,是全国少数确认有鼋野外种群分布的流域。潮州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负责人表示:“韩江水质近年持续改善,此次发现不仅验证了生态保护成效,更提醒我们需进一步严格管控捕捞、污染等行为。”据悉,2004年潮州便设立了“韩江鼋、花鳗鲡市级自然保护区”,此次捕获的鼋已被放归至保护区核心水域。

文化符号与现实保护:从《西游记》到科学守护
《西游记》中,通天河老鼋因托唐僧师徒过河并托付“问寿”之诺,成为经典文学形象。现实中的鼋,其文化价值同样深远。商代青铜器“作册般鼋”铭文记载商王射鼋事迹,明清地方志中亦不乏“神龟显灵”的传说。专家认为,此次事件恰是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的一次生动联结。

为守护这一“活化石”,农业农村部2019年印发《鼋拯救行动计划(2019-2035年)》,提出种群恢复、栖息地保护等目标。在佛山高明,全国最大的鼋繁育基地已成功培育子一代800余只;浙江青田通过人工繁育实现鼋卵“裂变式”孵化。潮州此次发现,再次证明科学保护与民间参与的重要性。

热议背后:呼吁全民共护“神兽”家园
事件经媒体报道后,“渔民捕到通天河神兽”话题迅速登上热搜,网友纷纷感慨“神话走进现实”。但也有声音担忧:过度关注或干扰鼋生存。对此,潮州市海综支队呼吁市民发现鼋后及时报告,避免误捕或伤害,并强调将联合科研机构加强监测,探索“保护性观赏”机制。

专家提醒,鼋的存续是水域生态健康的“晴雨表”。守护这一物种,需全社会协同发力——从打击非法捕捞、治理水污染,到推广生态补偿政策、科普保护意识。正如《西游记》中老鼋托唐僧问寿的情节所隐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唯有敬畏与守护,方能共赴长远。

以上内容包含AI创作

本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本文链接:https://www.trustany.com/post/10984.html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百家号

博易网网站简介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博易网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博易网 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文章和数据均来自互联网,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备案号:沪ICP备2022023686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