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如何为未成年人打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成为国际共识。9月25日至26日,以“智护未来:全球数字时代的未成年人保护与发展”为主题的2025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20多个国家及相关国际组织的近200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挑战与解决方案,推动全球协作共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全球智慧碰撞:构建多维保护体系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汇聚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学者、企业负责人及公益机构力量。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李长喜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纳入依法治网体系,形成政府、学校、家庭、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协同,法律、技术、教育多手段联动的治理模式。“我们愿与各国携手,以技术向善的理念守护青少年数字未来。”李长喜强调。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则聚焦教育赋能,介绍了中国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深度融合AI技术,提升青少年数字素养的实践。“人工智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需培养未成年人辨别风险、利用技术成长的能力。”周洪宇表示。格林纳达驻华大使马岩、坦桑尼亚驻华大使哈米斯·奥马尔等国际代表亦通过现场或视频致辞,呼吁加强跨国协作,应对网络风险跨境化趋势。
成果落地:技术、教育、标准三位一体
会议期间,多项重要成果发布,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分论坛深挖议题:AI素养与法治护航
次日举行的分论坛聚焦“人工智能时代数字素养教育”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实践”。前者发布《AI时代青少年数字素养教育调研报告》,展示城乡学校数字教育的差距与解决方案;后者则围绕法律落地、跨境执法协作等展开讨论,专家呼吁建立全球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标准。
企业责任凸显:腾讯QQ分享“三层防护体系”
作为企业代表,腾讯QQ在沙龙环节介绍了其未成年人保护实践:自2020年推出“学习模式”迭代至如今的“未成年人模式”,已形成“安全探索-知情可控-陪伴成长”三层体系。通过AI技术识别风险、家长动态授权管理、正向内容供给等手段,QQ构建起覆盖社交、学习场景的保护网络。腾讯公司副总编辑何兴煌表示:“科技应有人文温度,我们愿以创新守护每个孩子的数字童年。”
共识达成:网络保护需全球“接力”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需打破地域壁垒,构建跨国协作机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代表桑爱玲提出:“互联网无国界,保护责任亦需全球共担。”会议倡议各国加强立法经验共享、技术合作及跨国执法联动,共同应对网络欺凌、信息泄露等跨境风险。
记者观察:
从“清朗行动”到国际标准制定,中国正以“法治+技术+教育”的立体化路径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范本。此次国际研讨会不仅是经验交流的平台,更是全球协作的起点。当各国携手以“智护未来”为共识,数字时代的青少年方能在安全土壤中茁壮成长。
以上内容包含AI创作
本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本文链接:https://www.trustany.com/post/11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