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OpenAI正式推出其首款人工智能驱动的网页浏览器ChatGPT Atlas,致力于提供更个性化的上网体验,并能够代理用户执行任务,如预订航班或编辑文档。
该浏览器以ChatGPT为核心,用户访问任意网页时,都能通过点击“Ask ChatGPT”在侧边栏与AI实时互动。
例如,阅读电影评论时,用户可让ChatGPT快速生成摘要;查找菜谱时,也可委托它在线订购食材。
目前,Atlas已在macOS平台全球上线,后续将扩展至Windows、iOS和Android系统。然而,更高级的AI代理功能现阶段仅面向付费用户开放,包括ChatGPT Plus、Pro和Business订阅者。
尽管ChatGPT用户数已突破8亿,但多数使用免费版本,而OpenAI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正积极探索盈利途径。有分析指出,通过推出自有浏览器切入搜索入口,OpenAI有望吸引更多网络流量,并借助数字广告实现收入增长。
在近期的产品直播中,OpenAI工程主管Ben Goodger强调,ChatGPT是Atlas的核心,用户能够像在Perplexity或Google的AI模式中一样,与搜索结果进行自然对话。该浏览器的一大亮点是内置的侧边聊天面板,可自动捕捉当前页面内容作为上下文,省去用户频繁复制粘贴的麻烦,使交互更为流畅。
产品负责人Adam Fry进一步介绍,Atlas还搭载了“sidecar”功能与“浏览历史”记录。系统会记忆用户的访问网站与操作,从而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回复。默认情况下,点击搜索结果将以分屏形式呈现:左侧为网页,右侧为ChatGPT对话记录,确保AI助手全程伴随。用户也可关闭分屏,直播中还演示了网页摘要功能与“光标聊天”特性——例如在邮件中选中文本,即可一键交由ChatGPT润色。
此外,Atlas引入网页代理功能,通过“agent模式”授权ChatGPT代为执行小型任务。不过该功能上线初期同样仅对付费用户开放。
面对全球拥有约30亿用户的Google Chrome,Atlas能否构成威胁尚不明确。但消息公布后,谷歌股价一度下跌4.8%。有媒体指出,Chrome的成功为OpenAI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当年Chrome正是凭借更快的加载速度等优势,从微软IE手中夺取市场,最终促使微软放弃IE,转向与Chrome架构相似的Edge。
值得注意的是,谷歌已于今年9月将Gemini AI模型整合进Chrome,支持网页解释、多标签页信息整合,甚至恢复已关闭页面等功能,并计划在未来几个月拓展至购物、预约等代理任务——尽管具体时间表仍未公布。这一布局无疑加剧了AI浏览器赛道未来的竞争态势。
本文转载于快科技,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本站只做信息存储
本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本文链接:https://www.trustany.com/post/13126.html